“灣區養老金融評價委員會”揭牌成立,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學會作為聯合發起單位受邀參加

12/18/2023

第十七屆深圳國際金融博覽會正在舉行。作為金博會一個重大活動,12月18日,中國首屆“金融服務老齡社會 共謀銀髮經濟發展”論壇如期在深圳會展中心1號館活動二區舉行。銀行、信託、保險、基金等方面的“大咖”紛紛分享了他們在養老金、養老服務、養老產業方面的佈局規劃和發展策略,以及金融如何服務老齡社會及養老產業。

該論壇由深圳國際商會、深圳市金融商會共同主辦。中國老齡產業協會醫養結合與健康管理工作委員會、中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聯盟、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學會指導支持,深圳廣電集團財經生活頻道、深圳市社會福利協會、深圳市養老服務業協會、深圳市康復輔助器具智慧技術應用協會、AgeClub協辦支援。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養老金融是首次在高層級的會議中被正式提出,也是首次被列入國家金融的重點工作。

據國家衛健委測算,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預測,到2030年我國養老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22.3萬億元。普華永道報告指出,未來在需求層面,儲蓄和投資是養老金融保障的基礎需求,醫療和護理是養老金融發展的進階需求,高品質和強體驗則是養老金融發展的高級需求。因此,養老金融與養老行業相關的“醫、藥、養、護”等配套領域共同建設,同時養老金融的科技與應用能力也將持續提高。

在本次論壇上,由深圳市金融商會聯合深圳國際商會、深圳廣電集團財經生活頻道、賽伯樂資本國際灣區中心創益研究院、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學會等機構共同發起設立“灣區養老金融評價委員會”。該委員會,是一個專業從事養老金融產品及服務評價非營利性組織,通過客觀評估和監督養老金融產品與服務,為養老金融決策、行業發展和社會公眾提供更具專業的參考資訊及價值。

養老金融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同時需要納入軌道規範化發展。談起發起此次論壇的初心,深圳市金融商會常務會長朱雪櫻表示金融機構應該積極為養老產業提供融資支援,促進其快速發展,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養老服務。她說,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劇,金融業需要不斷創新和完善養老金融服務,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穩定的金融服務,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同時,養老產業具有公益性質,需要政府和社會各方面的支持,金融業的大力支持可以促進養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學會會長路超華在致辭中表示,此次活動的召開恰逢其時,即響應國家的大力號召,也為灣區乃至全國的養老金融、銀髮經濟的發展建言獻策。

深圳市社會福利協會秘書長于琴在致辭中表示,圍繞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做好五篇大文章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探索養老產業、銀髮經濟的發展方式,著力補齊第三支柱養老短板,不斷推動養老模式和應用場景的先行先試,滿足老齡化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致力於構建老年民生幸福城市。

圖:左上(牟麗娜) 右上(姜文軍) 左下(何敏) 右下(劉煥明)

中國老齡產業協會醫養結合與健康管理委員會執行主任兼秘長牟麗娜重點談到了智慧康養醫養一體化支撐養老高品質服務。她表示,推動現代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醫護融合、醫養結合運營模式,利用互聯網、AI智慧加快支撐健康養老事業及產業發展,打造機構、社區和居家三維深度融合的養老服務模式。

CECC中國智慧康養專委會理事長姜文軍圍繞“智慧康養小屋”展開介紹,“智慧康養小屋”主要有兩大服務內容,即基本養老服務,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物質幫扶、照護和關愛服務),由政府購買服務免費提供給老人;增值養老服務:老年安全(生命安全和預防詐騙)、健康預警、家庭醫生、上門急救、康復理療。同時,“智慧康養小屋”推出八大特色功能及六項銀行“智慧康養小屋”養老金融多贏模式。

國家管理科學專家何敏教授做了“新時代、新康養、新金融”主題分享,他表示, 二十大報告“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有9處對老年人重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養老事業和產業,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康醫養融合、整合、創新、以健康為中心,新康、醫、養:移動醫院、移動醫護、移動中醫、移動康護等基礎應用。組建“防、治、康、醫、養、護”全鏈條整合型健康、醫療衛生與服務共同體。

蓮美生醫科技(MediLink Biotech)劉煥明博士在分享環節表示,據香港政府統計處資料:從 2018年到2038年間,老年人口的數量和比例將分別從127萬和17.9%增加近一倍至244萬和31.9%。到2038年,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將成為長者(65歲及以上),長者的醫療開支亦會自然增加,人口老齡化亦可能影響經濟增長。

圖:左(陳麗娜) 右上(趙怡楠) 右下(段明傑)

華潤信託家族辦公室業務主管陳麗娜分享的主題是“創新運用服務信託模式服務養老產業——以房養老”,她表示,中國人口正面臨快速老齡化,我國老人養老儲備總體呈現“儲蓄少、房產多”的特徵,以房養老是解決我國養老問題的重要手段——緩解“有房富人,現金窮人”的“中國窮老人”焦慮 ,希望建立相關政府機關和監管部門的溝通協調機制,探索建立政府支持的保險基金,為以房養老提供政策性保險。

中銀深圳分行個人養老金業務主管趙怡楠做了“個人養老金資產配置”主題分享,她表示,隨著我國老齡化日趨嚴峻,想要擁有高品質的退休養老生活,個人養老金意義重大。利用個人養老金資金購買符合規定的理財產品、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範、側重長期保值增值的滿足不同投資者偏好的金融產品。

AgeClub創始人段明傑在分享環節表示,十四五期間(2020-2025年)長照險有望全面實施,構成了養老服務市場發展的政策拐點:改變支付能力、加速使用者教育、刺激資本市場投入!

銀髮經濟給金融行業注入新鮮血液,保險機構針對中老年使用者進行的產品設計升級盤點、銀行針對老年客戶理財場景設置適老化服務等養老金金融服務,關注老年人群理財需求,解決老年用戶理財痛點,幫助退休老人更好地進行資金管理,提高財務安全保障。

在圓桌對話上,大咖們圍繞“金融如何助力養老產業高品質發展”的主題,深入淺出進行了剖析,大家一致認為一定要為養老產業的發展提供融資支援;同時金融業需要在個人養老金的積累與保值增值方面不斷做出嘗試,不斷拓展服務邊界,創新多樣的養老金融產品。

Leave a Comment